没想到转了一圈,从当初以当农民为耻,到现在又想回归农田生活,莫不是历史开了个玩笑?

  毕业于北大的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写过一本书叫《我在美国当农民》,令人印象深刻。而下面要讲的就是发生在新西兰的一个真实故事,来供大家将来想要当新农民时而做经验储备。故事主角是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大学生,辛苦拼搏就是为做一名新西兰的农民。(以下故事摘抄于《财富传奇》杂志,已有些年代)

  #景致固然美艳 生存才是第一要素 

  我当初是抱着努力拼搏出人头地的心去的新西兰。说起来我算得上出生卑微,十几岁就没了母亲,父亲在洛阳一家工厂烧锅炉。我大学毕业刚上半年多的班,就意外下岗了。一位在新西兰工作的亲戚听说了我失业的事,主动担保,让我去了惠灵顿。

  记得我抵达目的地休息一天后,我的那位亲戚就带我上街去玩,说是"熟悉地形"。惠灵顿真是个美丽的城,她是新西兰的首都,整个城市依山傍海,布局非常像中国的香港,是一个典型的海滨都市。漫步在市区中心,一边是整齐干净的街道,鳞次栉比的高楼,疾驰而过的汽车,另一边就是蔚蓝色的惠灵顿港,白色的海鸥与同样皎洁的风帆一起遨游,让人感觉恍如画中。

  景致固然美艳,可对我来说,生存才是第一要素,一想到出来时家里借了2万多元的债,我决定赶快租房打工挣钱还债。

  我不想说自己先后找了几份工,更不想说自己打工时经受的种种委屈,既然出来了,这些似乎都是必须承受的。

  几经周折,我终于在市郊一家机械加工厂落下脚来。那是一家中等规模的工厂,共500多人。我和几个新西兰、泰国男人在车间干活,虽然我是女孩,但干的活和这些男人一样,每天下班都累得半死。其他同事和我的关系都还可以,惟独办公室秘书金小姐对我的态度十分冷淡,还经常找机会讥讽我,好几次我都被她弄得下不了台。

  不久,我发现金小姐的秘书工作干得其实很一般,每每有国外订单来,总得从翻译公司聘人来翻译。我想她不是瞧不起我吗,我就一定要超过她,让她瞧瞧自己的厉害!主意一定,我就到书店买了一大摞英语课本和磁带,每天下班吃完饭就开始学习,一直学到深夜,不管白天工作有多累,我仍坚持每天学完规定的任务再睡觉。

  半年以后,我发现自己能听懂电视里英文台的节目了。在自学英语的同时,我又买了二手电脑,后来抽出几个月的工资参加了一个英语口语班和电脑班,每周六、周日去听课。这样又过了半年,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电脑操作也非常熟练了。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我找到了自信。

  一天,我主动对老板说我一直在学习英语,已经能和外国人正常交谈并翻阅外文资料,再有外商的合同、定单等东西可以找我翻译。老板吃惊地看着我,将信将疑地点点头。过了一段时间,他真地拿来了几份外文资料,我翻译出来后用电脑打印了一份交给他,老板高兴极了,他说"没想到你还真没说假话,看来我一直在埋没人才。这样吧,从今天起你调到办公室工作!"

  我昂首挺胸地从车间进入办公室取代了金小姐,而金小姐被安排当了保管员。当老板宣布这个决定时,金小姐愤怒地瞅着我,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  我的工作做得很出色,后来,随着工厂生意的扩大,我去了英、法、美等国,这不仅使我开阔了眼界,还让自己结识了一些大企业的老板,他们中的一些人很赏识我,甚至以优厚的待遇劝我跳糟,我都拒绝了,因为我始终记得是我的老板给了我成功的机会。

  #要取得新农民的资格 必须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 

  一天下午,老板忽然对我说,他要退休了,并希望我能把他送到故乡奥克兰地区的旺格努伊。旺格努伊是一个安静的小镇,仅4万人口,出人意料的是,因新西兰的航空业较发达,这里竟也有专门的机场。这里的人称自己为Kiwi,Kiwi是新西兰的国鸟,早在毛利人登陆新西兰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了,当地人非常喜欢这种鸟,并把自己比喻为Ki-wi。老板告诉我,他父母和哥哥已故,在老家只有侄子布鲁斯一个亲人。侄子有一个农场,是典型的新西兰农民。

  大概离开机场有40分钟路程,我们来到了布鲁斯的家,放眼望去,山坡连绵一片,望不到头。新西兰森林不多,许多山都是光秃秃的,只有草,但阳光明媚,空气清新,深深地呼吸,一股青草的芳香直达胸臆。政府在布鲁斯的农场中修了条路,他告诉我整个农场以这条路为界,左边有90公顷,右边有60公顷土地,他差不多有1000头羊、250头鹿及200多头牛。另外还有一片人工种植的松林,再过两年就可以出卖了。为方便牛羊饮水,在农场还有几个人工湖。

  我好奇地问,“你们需要聘用多少人来管理这么大的农场呢?”

  布鲁斯愣了一下,说:"需要多少人?我和我太太两个人就足够。"他说平时都是太太一个人照顾农场,收割羊毛、鹿茸时则聘用专业的工人就可以。

  布鲁斯告诉我说,在新西兰,大多数农场主都是非常富裕的,有些甚至有私人飞机。有一些农场种植果树,在收获期间会有许多学生来打工,这些学生仔的报酬都非常丰厚。

   在老板的邀请下,我们又走访了一户菜农。这是一座二层小楼,从外表看很朴素,但里面的设施与都市住宅相比却毫不逊色,有冷热水管,厨房里用的是产自意大利的燃气灶和抽油烟机,卫生间使用高级抽水马桶等等。厅室布置得舒适讲究,楼梯、房间、厕所里的地毯都很典雅精致,墙上挂了许多旧风景照和静物画,充满艺术气息。主人奎尔有一副强壮的体魄,棕红色的脸上刻满了岁月风霜的痕迹。他是毛利人的后裔,两个女儿都与欧洲人结婚并离开了他,儿子也去美国读书了。他的家族是毛利人中比较杰出的。

  奎尔先生说,他的祖父母曾在这里经营牧草种植和饲养绵羊。到了父亲的手里,大片牧场被出售变成了几家兴旺发达的大公司的股票,留下的一块土地出租,供人放牧或种菜,所以奎尔先生的几个兄弟姐妹都离开这里去了惠灵顿等地经营公司,只有他因文化程度较低做了菜农。虽然种地,但收入却也相当可观。接着奎尔先生带我去看他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农庄。他告诉我,这块地是他5年前开垦的,凭着智慧和勤劳,现在靠这块地的收入足以生活富足,无后顾之忧,只是现在年老了,精力稍感不济。听说我读过大学,老人十分热情地邀请我留下来,做"新农民"。

  经介绍我才知道,这三个字可不简单,要取得"新农民"的资格,必须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,这是政府的规定。新西兰政府重视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,因而成了世界上重要的农牧业国。

  离开老板的故乡,在返回惠灵顿的途中,坐在车厢里,山丘、河流与小镇飞掠而过,我离农场越来越远。但一路上我的心却总被那片美丽的土地所牵动。忽然想起美国作家汉森的一本书《无梦之地》中说过:"任何一本关于农场的书都不会是罗曼蒂克的。"不能说这位美国人说的不对,不过汉森没有提到的还有:农场和它所代表的朴实无华的农村,往往是一些人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。也许那块土地过于神奇或暗合了我自己的某种梦想,所以还没回到都市,我就做出了一个连自己都有些吃惊的决定,努力当个新西兰"新农民"!

1 2 3